股市资讯官网_今日大盘行情分析+热门牛股推荐_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每日解盘:沪指收复3900点沪指涨122%逾4300只股飘红-10月15日
2025-10-17今日股市,股票推荐,大盘走势分析,股市资讯,股票入门,短线炒股/为广大股民提供及时准确的股市行情分析、热点股票推荐、最新利好政策解读与炒股实战经验,帮助你把握投资先机、实现财富增长!表现活跃,港口航运股集体下跌,港口航运、光刻机等板块跌幅居前。个股涨多跌少,上涨股票数量超过4300只。
概念主题上看,同花顺果指数、细胞免疫治疗、PEEK材料等板块上涨,转基因、深圳国企改革、光刻机板块下跌。
今日,电力设备业上涨2.7%。平安证券:风电方面,国内需求高景气,推动整体供需形势的改善和企业盈利水平的修复,同时海风产业链出海、深远海和漂浮式等方面也有望实现重大突破。建议关注国内海风需求起量、风电整机盈利水平修复、海风整机出海以及漂浮式等方面的投资机会;光伏方面,短期供需形势较难明显改善,建议关注 BC 产业趋势等结构性机会;储能方面,海外非美大储市场机遇可期,推荐积极出海、海外业务基数较小的优质企业;新兴市场户储和欧洲工商储需求向好。氢能方面,关注在绿氢项目投资运营环节重点布局的企业。
◆【央行: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央行初步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同比少增851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46亿元,同比少减1117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72亿元,同比多减41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004亿元,同比少增155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011亿元,同比多增448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同比少15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财联社)
◆【央行: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 同比增长8.4%】财联社10月15日电,央行发布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财联社)
◆【央行: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财联社10月15日电,央行发布数据显示,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33万亿元,同比增长6.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75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121亿元。9月末,外币贷款余额5544亿美元,同比下降5.3%。前三季度外币贷款增加123亿美元。(财联社)
◆【国家统计局: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环比上涨0.1%】财联社10月15日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4.4%,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下降0.8%,服务价格上涨0.6%。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上涨0.3%,服务价格下降0.3%。(财联社)
◆【国家统计局:9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 环比持平】财联社10月15日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继续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财联社)
◆【中国9月核心CPI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 国家统计局:9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华尔街见闻)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到2027年底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财联社10月15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更新改造。打造有效满足电动汽车中长途出行需求的城际充电网络,进一步加密充电设施点位布局,不断优化设施功能结构。到2027年底,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除高寒高海拔地区外,其他高速公路服务区均应具备充电能力。(华尔街见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印度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答记者问】有媒体问:据悉,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印度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能否请您介绍具体情况?答:10月15日,中方就印度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在世贸组织向印方提出磋商请求。印方相关措施涉嫌违反国民待遇等多项义务,并构成世贸组织明令禁止的进口替代补贴。这些措施给予印方本国产业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损害了中方利益。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切实维护国内产业合法权益。(商务部网站)
◆【中方对稀土实施新出口限制后,欧盟官员呼吁对中方采取更强硬措施,外交部回应】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彭博社记者提问称,在中方对稀土实施新的出口限制后,欧盟官员呼吁对中方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林剑对此回应,中方的主管部门已经就稀土的出口管制政策阐明了立场。中国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这也符合国际惯例。他还称,“我们愿同各国加强出口管制的对话交流,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环球网)
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无论是在11月1日还是更早生效,都取决于中国的做法。他还表示,中国官员对最新的稀土出口限制发表了相互矛盾的声明。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林剑对此表示,中方的主管部门已经就稀土出口管制的政策阐明了立场,中国依法对相关的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这也符合国际惯例。中方的立场一以贯之,清清楚楚。(环球网)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会见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10月15日在北京会见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双方就苹果公司在华业务发展、加强电子信息领域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参加会见。(华尔街见闻)
◆【前8个月我国制造业享受减税降费及退税近1.3万亿元】国家税务总局10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现行政策中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2925亿元。同时,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29.8%。(新华社)
◆【上海: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 覆盖X86、ARM、RISC—V等三大技术路线日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印发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6-2027年)》,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围绕手机、计算机、眼镜等各类终端产品需求,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覆盖X86、ARM、RISC—V等三大技术路线。依托服务器算力芯片能力,积极布局端侧GPU芯片发展。支持3D异构集成关键技术突破,探索新型存储技术路线,支持近存、存内计算技术发展,支撑芯片平台算力和功耗水平提升。(财联社)
◆【中欧北极快航航线日从宁波舟山港启程的、装载超1000标准箱集装箱的“伊斯坦布尔桥”号货轮,经北极航道顺利抵达英国最大集装箱港口弗利克斯托港,这标志着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成功通航。(央视)
◆【美财长释放缓和信号,双方工作层保持沟通,中方就关税战重申“打与谈”立场】据环球时报:在美方威胁11月1日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日又宣称局势已“大幅缓和”,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情况不一定会发生。面对美方多变、善变的对华经贸政策表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4日重申:关于关税战、贸易战,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环球时报)
◆【鲍威尔:可能会在未来数月停止缩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货币政策会议之前最后一次公开讲话):可能会在未来数月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QT)。美联储可以在资产负债表问题上更加灵活。如果消除IOR这种工具,美联储可能会丧失对利率的掌控权。9月份FOMC货币政策会议决定(降息25个基点)以来,前景尚未发生太大变化。储备金的利息支付并不会由纳税人买单。事实证明,充足储备金这个要求非常有效。(华尔街见闻)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14天,白宫誓言继续裁员】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14天且仍看不到解决方案之际,白宫预算办公室誓言将继续裁撤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但会向军人和联邦执法人员发放薪酬。“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正在做好一切准备,以应对人的不让步,” OMB周二(10月14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向部队发薪,向执法部门发薪,继续精简人员,并且等待。”(华尔街见闻)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数据来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闻媒体,2025年10月15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